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连接线固定组件,连接线固定组件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壳体组件,连接线固定组件包括螺杆及与螺杆连接的压接结构,壳体组件上开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操作孔以及与连接线配合设置的接线孔,操作孔孔径小于螺杆最大外径,连接线穿过接线孔后可与连接线固定组件相抵。此接线端子组件通过在壳体组件内设置螺杆以及与螺杆连接的压接结构完成连接线的连接工作,操作人员通过壳体组件上的操作孔即可对螺杆进行操作将连接线逐渐夹紧,而螺杆无法通过操作孔脱离出来,保证了接线端子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壳体组件还保证了与螺杆相关的压接结构始终处于壳体组件内部,防止压接结构脱离而影响工作的稳定性。
公开号:CN214337045U
申请号:CN202120695474.8U
申请日:2021-04-0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黄青强;王丁丁
申请人:Ningbo Quanwa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IPC主号:H01R13-639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
[n0002]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全名叫插头连接器。
[n0003] 现有插头的接线端子,包括螺杆以及与螺杆相螺接的压接结构,具有导电功能的连接线通过螺杆与压接结构的螺纹转动后夹紧于螺杆与压接结构之间。这种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当插头的接线端子工作时间长了或者由于其他一些外力原因导致螺杆与压接结构脱离、掉落,这会给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此类问题急需解决。
[n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结构简单、防止用于连接电线的螺杆以及压接结构脱落的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
[n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n0006] 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连接线固定组件, 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壳体组件,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包括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连接的压接结构,所述壳体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对应的操作孔以及与连接线配合设置的接线孔,所述操作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螺杆的最大外径,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接线孔后可与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相抵。此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通过在壳体组件内设置螺杆以及与螺杆连接的压接结构以完成连接线的连接工作,操作人员通过壳体组件上的操作孔即可对螺杆进行转动操作将连接线逐渐夹紧,而螺杆无法通过操作孔脱离出来,保证了接线端子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壳体组件还保证了与螺杆相关的压接结构始终处于壳体组件内部,防止压接结构脱离而影响工作的稳定性。
[n0007] 优选的,所述压接结构包括压接架、插接片,所述插接片与所述壳体组件限位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压接架设有相对两侧穿透的通孔且所述插接片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杆与所述压接架螺纹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接线孔相对应。此结构使得连接线通过在压接架与具有平面结构的插接片之间完成夹紧工作,这避免了传统直接通过螺杆压在连接线表面的夹紧方式而损坏连接线的结构,从而此结构保证了连接时连接线的完好性,防止连接线损坏时出现电气故障。
[n0008] 优选的,所述压接架与所述壳体组件相互活动连接,所述插接片中穿过所述压接架的部位靠近所述螺杆的尾端。
[n0009] 优选的,所述插接片中靠近所述接线孔的端部朝向所述螺杆折弯成型。此结构在连接线穿入接线孔时可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使接线端子组件得接线工作更加简单。
[n0010]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件以及第二壳体件,所述第一壳体件包括一体连接且相连通的安装配合部以及限位壳体部,所述第二壳体件与所述限位壳体部相互固定连接,之间形成容纳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的腔体。
[n0011] 优选的,所述安装配合部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限位凸块。
[n0012] 优选的,所述螺杆包括位于首端的螺帽部以及位于尾端的螺纹部,所述螺帽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操作孔的孔径。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此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通过在壳体组件内设置螺杆以及与螺杆连接的压接结构以完成连接线的连接工作,操作人员通过壳体组件上的操作孔即可对螺杆进行转动操作将连接线逐渐夹紧,而螺杆无法通过操作孔脱离出来,保证了接线端子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壳体组件还保证了与螺杆相关的压接结构始终处于壳体组件内部,防止压接结构脱离而影响工作的稳定性。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n0018]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n0019] 具体见图1至图3,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件13以及第二壳体件14,第一壳体件13包括一体连接且相连通的安装配合部131以及限位壳体部132,第二壳体件14与限位壳体部132相互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的方式既可以是卡扣连接也可以是焊接,第二壳体件14与限位壳体部132之间形成容纳连接线固定组件2的腔体,安装配合部131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限位凸块1311,此限位凸块1311可以与插头的外壳相互卡紧限位,使得此接线端子组件稳定地固定在插头的外壳中,同时,此限位凸块1311也可以为齿轮状的结构,安装配合部131的外侧面上设置齿轮状的结构可以使得两个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配合部131通过外侧面上齿轮相啮合的结构进行相互定位,通过齿轮的旋转,安装配合部131可以转动至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插头可以在两插头结构与三插头结构之间进行切换,其中两插头结构为两个插接片呈平行的结构,三插头结构的两个插接片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
[n0020] 壳体组件1内设有连接线固定组件2,连接线固定组件2包括螺杆21以及与螺杆21连接的压接结构22,压接结构22包括压接架221、插接片222,压接架221、插接片222均为导电体,插接片22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插接片222以及第二插接片222,第一插接片222对应设置在安装配合部131的内部,其与安装配合部131上的槽型结构相互限位连接,第二插接片222对应设置在限位壳体部132以及第二壳体件14的内部,因此,插接片222与壳体组件1限位连接,当然插接片222中的第一插接片222也可以与安装配合部131进行固定连接,压接架221设有相对两侧穿透的通孔且插接片222中的第二插接片222穿过通孔,螺杆21与压接架221螺纹连接,压接架221与壳体组件1相互活动连接,即压接架221未与壳体组件1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可相互移动,插接片222中穿过压接架221的部位靠近螺杆21的尾端,即第二插接片222靠近螺杆21的尾端。壳体组件1上开设有与螺杆21相对应的操作孔11以及与连接线配合设置的接线孔12,其中压接架221的通孔与接线孔12相对应,插接片222中靠近接线孔12的端部朝向螺杆21方向折弯成型,这在连接线穿入接线孔12时可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使接线端子组件得接线工作更加简单。螺杆21包括位于首端的螺帽部211以及位于尾端的螺纹部212,螺帽部211上设有十字型的槽型结构,用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螺帽部211的最大外径大于操作孔11的孔径,即操作孔11的孔径小于螺杆21的最大外径,这使得螺杆21无法从壳体组件1上的操作孔11脱离出去。连接线穿过接线孔12后可与连接线固定组件2相抵。
[n0021] 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具有导电功能的连接线从壳体组件1的接线孔12接入压接架221的通孔中,操作人员使用工具通过操作孔11而在螺杆21的十字型的槽型结构上拧动,使压接架221通过与螺杆21的螺纹转动而逐渐向螺杆21的方向移动,第二插接片222与压接架221中远离螺杆21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直到连接线完全夹紧于第二插接片222与压接架221的内侧面之间,而第一插接片222随后可与电源连接进行工作。此过程中螺杆21始终处于壳体组件1内部,无法从壳体组件1的操作孔11脱离出去,保证了接线端子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连接线通过在压接架221与具有平面结构的插接片222之间完成夹紧工作,这避免了传统直接通过螺杆21压在连接线表面的夹紧方式而损坏连接线的结构,从而此结构保证了连接时连接线的完好性,防止连接线损坏时出现电气故障。
[n002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连接线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2)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壳体组件(1),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2)包括螺杆(21)以及与所述螺杆(21)连接的压接结构(22),所述壳体组件(1)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杆(21)相对应的操作孔(11)以及与连接线配合设置的接线孔(12),所述操作孔(11)的孔径小于所述螺杆(21)的最大外径,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接线孔(12)后可与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2)相抵。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结构(22)包括压接架(221)、插接片(222),所述插接片(222)与所述壳体组件(1)限位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压接架(221)设有相对两侧穿透的通孔且所述插接片(222)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杆(21)与所述压接架(221)螺纹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接线孔(12)相对应。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架(221)与所述壳体组件(1)相互活动连接,所述插接片(222)中穿过所述压接架(221)的部位靠近所述螺杆(21)的尾端。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片(222)中靠近所述接线孔(12)的端部朝向所述螺杆(21)折弯成型。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件(13)以及第二壳体件(14),所述第一壳体件(13)包括一体连接且相连通的安装配合部(131)以及限位壳体部(132),所述第二壳体件(14)与所述限位壳体部(132)相互固定连接,之间形成容纳所述连接线固定组件(2)的腔体。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配合部(131)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限位凸块(1311)。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1)包括位于首端的螺帽部(211)以及位于尾端的螺纹部(212),所述螺帽部(211)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操作孔(11)的孔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EP3525289A1|2019-08-14|Front screw wiring structure
CN204558728U|2015-08-12|一种用于配电柜抽屉单元的带通讯口的二次触头
WO2017000392A1|2017-01-05|一种转接插座可快速拆装的设备机柜
CN214337045U|2021-10-01|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
US9748676B2|2017-08-29|Electrical connector
EP3139444A1|2017-03-08|A conductor terminal with operating handle
CN204349122U|2015-05-20|一种保险丝组件及具有该保险丝组件的连接器
US4865560A|1989-09-12|Apparatus for removably connecting first and second matable members
CN212908115U|2021-04-06|一种车灯线束接头
CN207868436U|2018-09-14|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
CN210624316U|2020-05-26|筒灯
CN111525289B|2021-09-28|一种连接器
CN211743602U|2020-10-23|一种灯管多头连接器
CN207753172U|2018-08-21|起重机接线插头和插座
CN212908184U|2021-04-06|一种直线插入式端子
CN210350143U|2020-04-17|一种表箱接线用连接结构
CN213753168U|2021-07-20|一种母排连接器
CN210576870U|2020-05-19|一种便于拆卸的电连接器
CN212908198U|2021-04-06|一种便于维修的导线端子
CN214100082U|2021-08-31|一种连接器卡接结构
CN209963277U|2020-01-17|地插端子
CN111200223B|2021-05-18|一种连接器
CN214280308U|2021-09-24|一种防松动脱落的插头装置
CN109768417B|2021-06-04|连接器座、连接器、背板及通信设备
CN214797759U|2021-11-19|对插公端、对插母端和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95474.8U|CN214337045U|2021-04-07|2021-04-07|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CN202120695474.8U| CN214337045U|2021-04-07|2021-04-07|一种插头的接线端子组件|
[返回顶部]